今日報丨警惕!“班主任”在群里收學習費?鹽城四位家長被騙
9月3日13時20分,鹽城市某小學班級QQ群內,一名偽裝成“班主任”的人員發(fā)送學習資料收費通知,附帶微信收款二維碼。家長周女士出于對老師的信任,按收款碼掃碼操作,雖顯示“財務部”收款仍未多疑,轉賬88元。事后真正的老師發(fā)現異常并澄清未發(fā)過繳款消息,周女士在內的4名家長才知曉被騙,目前案件正進一步偵辦中。
防范技巧
1.若使用QQ群作為家長群,需進入“管理群”—“查找方式”,關閉“允許被搜索”選項,避免群聊被詐騙分子輕易找到。
(資料圖)
2.嚴格落實家長群準入確認,設置身份驗證環(huán)節(jié),由群管理員逐一核實申請入群人員身份,守住準入關口,降低被騙風險。
3.非必要時,不在社交平臺公開發(fā)布家長群二維碼,防止詐騙分子檢索并加入群聊。
4.對現有家長群開展排查,要求群成員將昵稱規(guī)范為“學生姓名+父母”格式,及時剔除昵稱異常、身份不明的可疑人員。
5.家長和老師需提醒學生注意網上交友安全,嚴禁學生將家長群二維碼提供給網友,避免群聊信息外泄。
警方提醒
當遇到“老師”在班級群內收費時,家長務必先核實對方身份信息,或直接打電話咨詢老師、聯系學校確認情況,確認無誤后再進行轉賬。若發(fā)現被騙,要第一時間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相關證據,并及時撥打110報警。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周珉
校對 胡妍璐
關鍵詞: 最新資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產業(yè)經濟排行榜
-
2018-10-16 11:41
-
2018-10-16 11:45
-
2018-10-17 15:50
-
2018-10-17 15:51
-
2018-10-17 15:56
產業(yè)經濟熱門推薦
-
2018-10-16 11:41
-
2018-10-16 11:45
-
2018-10-17 15:50
-
2018-10-17 15:51
-
2018-10-17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