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讓機器具備觸覺 新技術或改變大眾對人造手指的認知
【資料圖】
觸覺是人體的重要感官之一,同時許多時候也是幫助我們了解物體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如今已經出現(xiàn)了各式各樣能夠幫助我們準確判斷物體性征的儀器,但觸覺的特殊性對于機械來說依舊是很難模擬的存在。而就在最近,一項新技術的出現(xiàn)或許在這方面實現(xiàn)了突破。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tǒng)研究所的羅聃及其同事開發(fā)出一種能識別材質的手指,判斷的過程依靠“摩擦電”傳感器來實現(xiàn),這種傳感器能夠在不損傷樣本的情況下,測量材料轉移電子的能力,并且可以辨別接觸表面的粗糙度情況,而依據(jù)這兩個數(shù)據(jù)便可以對材料的材質進行判斷。而從目前的測試結果來看,該人造手指的準確度已經可以達到90%以上。
可別小看了這一技術,觸摸傳感器作為較為常見且常用的傳感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技術的核心都集中在壓力測量或者溫度測量上,因此能夠實現(xiàn)粗糙度和表面類型識別的觸摸傳感器并不常見。在此基礎上,要將傳感器投入到實際儀器設備的研發(fā)中就更難了。
那么這種“觸摸判斷”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根據(jù)相關的介紹,在人造手指的接觸面上有4個小的傳感器,這4個傳感器由不同的塑料聚合物制成,不同的聚合物賦予了傳感器不同的電學性質。而當裝置觸碰物體表面后,4個傳感器同時與物體表面接觸,每個傳感器的電子又以稍微不同的方式與物體表面相互作用,通過測量并分析其中的反應數(shù)據(jù)便可以實現(xiàn)對接觸面材料的識別。
當然考慮到實際使用過程中的有效性,該裝置仍然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測試,確保其在數(shù)以千計的樣品中,仍能收獲九成以上的準確率。不過即便如此,現(xiàn)階段的成果已經為這款新的人造手指展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可能性,例如用于特定產品成分和表面結構的良品篩選,或是材料的快檢工作。此外,理論上來說,考慮到原有材料分析技術已經有成熟的體系,因此如果將這些技術與人造手指聯(lián)用,或許也可以實現(xiàn)更加高效且準確的分析工作,這對于后續(xù)進一步強化工業(yè)材料分類方面的工作也非常有利。
總而言之,這項技術在未來很有可能顛覆大眾對于人造手指的認知,并且給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工業(yè)生產這塊,帶來巨大改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企業(yè)品牌排行榜
-
2022-08-09 15:5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企業(yè)品牌熱門推薦
-
2022-08-09 15:5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